江西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推进会召开


分类:

发布时间:

2019-03-0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省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实施工作。25日,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江西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推进会在南昌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省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吴晓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陈敏主持会议。
  黄润秋对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和“三线一单”编制工作进行了肯定。他指出,编制实施“三线一单”是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项重点任务。江西省谋划起点高,部署行动早,通过采取“省级组织编制、地市参与”的工作模式,推进以设区市为单元的“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相关成果达到了阶段任务和目标要求。
  黄润秋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编制“三线一单”不仅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事,更重要的是把区域空间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形成有逻辑的框子,变成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规则和工具,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润秋指出,“三线一单”编制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较强,任务较为艰巨,需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强化成果的合理性、针对性、协调性。各地要准确把握在长江大保护中的定位,强化三线划定的合理性、针对性、协调性,围绕重点问题和重点区域,加快推进成果论证、衔接,尽快发布“三线一单”成果,并出台相应的管理要求,全面推进“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
  吴晓军指出,江西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江西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和共抓大保护,狠抓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着力构筑百里长江“最美岸线”,构建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西经验,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全省PM2.5浓度均值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4%;优良天数比例为88.3%,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全省11个设区市首次全面完成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南昌、景德镇两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高于年度考核目标9.3个百分点。
  吴晓军强调,编制实施“三线一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对标对表中央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加快“三线一单”成果编制和落地、运用,认真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硬约束,高质量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作出应有贡献。
  会上,省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陈小平介绍全省“三线一单”总体工作情况,省“三线一单”编制技术组汇报了有关技术成果,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九江市政府、上饶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交流发言,生态环境部专家团队对我省“三线一单”技术成果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意见建议。省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及